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仍未根本解决 全国工商联建议鼓励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选稿人员:郭红丽 | 发布日期:2019/3/14 15:31:09 | 浏览次数: 1328
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如何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
近日,全国工商联提交了《关于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建议加大 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征信体系建设、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拓展融资渠道、提升规范经营。
全国工商联建议,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中小企业在创业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融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有效缓解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
压贷抽贷断贷时有发生
全国工商联指出,近年来,由于表外融资下跌,表内融资竞争激烈, 机构与民营企业缺乏互信等原因,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调研显示,对企业当前融资状况,高达66.8%的企业表示维持原状,15.5%的企业表示进一步恶化。
《提案》介绍,银行等 机构设立、准入严格控制,缺乏竞争动力,只关注少数能带来高额利润的优质客户,90%以上中小微企业对其吸引力不大。商业银行一般都采取贷款责任追究终生制,所以采取“宁可错过一千,不愿通过一个”的极端做法。多数银行贷款品种单一,基本上只做“抵押贷款”业务,并且只接受土地和房屋,不认可机器设备、库存物质、无形资产等。对于银行认可的抵押物,企业获得的贷款只有抵押物市场价格的一半左右。
很显然,中小微企业生命周期短、管理基础薄弱、抵押物匮乏、财务制度不够规范、信息透明度低、企业信用体系不健全等自身特性,也影响了银行的信贷支持,导致融资困难重重。
全国工商联称, 机构通常利用高利率和强担保的方式对冲高风险,中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一般比基准利率高50%左右,抵押物评估费等中间费用约占贷款成本的20%。银行对中小微企业多采用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压贷、抽贷、断贷行为仍时有发生。
建议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案》建议,加大 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征信体系建设、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拓展融资渠道、提升规范经营。
其中,研究扩大 机构准入范围,积极稳妥发展中小 机构,支持发起设立民营银行、 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村镇银行等 或类 机构。推动银行不断创新服务模式,调整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特点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授权体系和产品体系,形成可持续的商业发展模式。取消以民营企业家个人财产和家庭财产为公司贷款提供连带担保的要求。完善内部考核体系,提高民营企业授信业务的考核权重,制定和完善民营企业 服务尽职免责制度,进一步落实不良贷款容忍度管理要求。
同时,建立财政为中小微企业融资补偿奖励机制,用于对银行或者有关 机构为中小微企业贷款等融资行为提供风险担保和补偿、奖励。设立财政融资专项资金,为有市场、有效益、有发展潜力、有承兑汇票作抵押,而缺少现金的企业提供应急周转,缓解企业困境。为中小微企业开展贷款展期或续贷,提供短期“过桥”资金支持。
此外,全国工商联建议,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中小企业在创业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融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扶持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扩大债务融资工具发行,引导企业积极运用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等直接融资手段,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提案》进一步建议,引导中小微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培养提升企业法律意识,注重诚信经营。引导民营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参与征信系统建设。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