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小企业发展注入 活水
选稿人员:郭红丽 | 发布日期:2019/5/8 16:40:19 | 浏览次数: 1148
活,经济活; 稳,经济稳。中小企业数量占比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要让 回归本源、结构优化以及服务实体经济,中小企业都是绕不过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找准 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 产品,增加中小 机构数量和业务比重,改进小微企业和“三农” 服务。这为 服务实体经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将更好地促进 回归本质,有利于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更多 活水。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既有外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大和国内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等宏观层面的原因,也有 政策落实不到位、 服务不能精准对应中小企业实际情况等微观层面的原因。需要注意的是,中小企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大型企业,有着发展不确定性较大、资产较少等特征,仅按照给大型企业提供 服务的理念、标准、方式和路径是不能有效满足其多元化需求的。要想更好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就要从解决 服务理念、执行机制、服务路径、服务产品等问题入手,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 支持服务体系,切实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第一,解决 服务理念问题。要深刻理解中小企业发展客观规律,深入了解不同产业、不同区域、不同生命周期的中小企业融资的诉求和困难点,站在中小企业的角度设计出合适的 服务产品。从客观规律来看,根据企业发展周期理论,处于不同产业周期和企业生命周期的企业,按照发展阶段,其融资大小、融资方式、可以承受的融资成本也会不一样。并且融资的结构也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变化,中小企业也会成长为较大的企业,而处于夕阳产业的规模企业,也会在新旧动能转化下逐步被淘汰。 机构对不同产业、不同地域和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中小企业特性进行深入了解,有利于更好制定合适的 产品,更好服务于中小企业发展。
第二,解决 服务传导机制问题。要疏通 政策的传导机制,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 机构服务中小企业的内生动力。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正向激励 机构发放中小企业贷款,建立健全尽职免责机制,提高不良贷款考核容忍度,从制度上避免信贷机构“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的问题。尽快完善中小企业综合大数据建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发展各类信用服务机构,鼓励信用服务产品开发和创新。支持征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利用公共信息为民营企业提供信用产品及服务。
第三,解决 服务路径问题。要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 服务体系,提供信贷融资和直接融资相结合的全方位 服务。一方面,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信贷类 服务体系。面对中小企业日益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以及发展特征,需要充分发挥中小银行的作用,增加中小信贷类 机构的数量和比重,优化信贷类 服务主体结构。另一方面,完善基础性制度,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提高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
第四,解决 服务产品问题。提供多元化的 服务产品,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 产品。拓宽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渠道,稳健发展中小企业高收益债券、私募债。建议扩大定向可转债适用范围和发行规模,扩大创新创业债试点,支持非上市、非挂牌民营企业发行私募可转债。支持民营企业债券发行,鼓励 机构加大民营企业债券投资力度。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