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开拓>赤峰有实招建设中国北方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基地

 

 

赤峰有实招建设中国北方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基地

选稿人员:刘佳   |   发布日期:2022/1/18 10:52:14   |   浏览次数: 655


  2021年12月22日,赤峰市委、市政府印发《赤峰市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行动方案(2021-2025年)》《赤峰市建设国家承接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行动方案(2021-2025年)》《赤峰市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行动方案(2021-2025年)》《赤峰市建设国家特色文化旅游和生态休闲度假基地行动方案(2021-2025年)》《赤峰市建设中国北方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基地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五个行动方案。

  制定实施“五个行动方案”,是落实好自治区对赤峰“五个发展定位”要求的关键举措,是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打造“双子星座”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赤峰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和施工图。

  主要目标

  到2025年,农牧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加工转化能力明显提升,输出渠道更加通畅,“赤诚峰味”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幅提升,建成中国北方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基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00亿斤以上,蔬菜产能达到850万吨,肉蛋奶总产能达到240万吨;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8%,主要畜禽良改率达到97%,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

  一夯实农牧业发展基础

  1、稳定粮食产能

  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打造高产优质玉米、杂粮、杂豆和马铃薯产业带。

  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推进行动,对现有水浇地进行节水改造,大力推进旱作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

  到2025年,新建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165万亩、旱作高标准农田165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50万亩,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70万亩以上。

  2、推进蔬菜产业提档升级

  打造南部设施蔬菜规模发展核心区、北部设施蔬菜特色发展优势区,实施老旧棚区改造提升工程,推动“赤峰黄瓜”“赤峰辣椒”等蔬菜品种进入自治区农畜产品特色优势区。

  到2025年,设施农业综合占地面积达到200万亩;露地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

  3、实施优质肉牛增量提效工程

  推动基础母牛“扩群提质”,加快高水平肉牛繁育基地、标准化肉牛养殖基地建设,引进国际高端肉牛品种开展试验示范,推动肉牛产业集群加快迈向高端化。

  到2025年,全市牛存栏达到380万头,牛肉综合生产能力达到38万吨以上。

  4、实施肉羊提质增效工程

  引导养殖主体树立“少养”“精养”理念,压减牧区放牧养殖规模,在农牧交错地带和农区推广优质肉羊经济杂交品种,全面提升单体养殖效益,全市羊存栏控制在1500万只以内,羊肉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5万吨。

  5、稳定猪禽生产

  科学划定猪禽集中养殖区,合理控制单体养殖规模,推进养殖场标准化改造,生猪存栏稳定在400万头,家禽养殖量达到1亿只。

  6、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打造高产优质林果、杂粮、杂豆和北方道地优质中蒙药材主产区,优化糖料、油料等经济作物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发展特种养殖业,建成一批特色产业基地。

  到2025年,果树经济林面积达到150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向日葵种植面积达到130万亩,甜菜种植面积稳定在56万亩。

  7、强化饲草料保供能力

  依托粮改饲等项目,建设优质饲草料种植基地,扩大全株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加快饲用灌木和玉米秸秆转化利用,建成一批规模较大的饲草料储备库和加工厂。

  到2025年,全市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到275万亩,优质苜蓿播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饲草料总产量达到1000万吨。

  8、实施奶业振兴行动

  建设优质高产绿色奶源基地,推广荷斯坦等优质奶牛品种,培育引进伊利、蒙牛、光明、飞鹤等大型奶牛养殖企业,推进中小型奶牛养殖场标准化升级改造。

  到2025年,全市鲜奶总产量达到100万吨。

  二提升加工转化能力

  9、打造农畜产品加工基地

  围绕玉米、肉牛、蔬菜等10个重点产业,实施“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提升工程”,引进中粮、新希望、山东惠发等大企业大集团,培育本土企业晋升国家级、自治区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畜禽精细分割、生物制药等精深加工项目,加大初加工车间、半成品加工车间建设力度,建成一批规模较大的餐饮食材加工中央厨房,促进农畜产品就近就地转化增值。

  到2025年,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总数达到300家,农牧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总数达到100家。

  10、加快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建设

  加快克什克腾旗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肉羊种业)建设,推动敖汉旗自治区级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小米产业)晋升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升宁城县自治区级现代农牧业产业园(蔬菜产业)发展水平,推进其他旗县区创建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特色优势产业优质高效集约发展。

  到2025年,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达到2个、自治区级现代农牧业产业园达到4个。

  三增强农畜产品输出能力

  11、推动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

  加大农畜产品产地批发交易市场新建改造力度,强化经纪人队伍建设,设立赤峰农畜产品直销平台。

  畅通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完善产品销售、信息采集、冷藏保鲜、仓储配送等服务功能。

  依托物流节点建设现代化农畜产品仓储物流中心,推动省部共建国家级牛羊(赤峰)交易中心在我市落地,建成赤峰农畜产品集采中心。

  12、拓展“互联网+”销售网络

  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和“互联网+”农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引进阿里巴巴、京东等知名电商企业营销平台进村入户,对接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等国内大型农业宣传展销平台,利用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展网红直播带货,实现农畜产品全面对接大市场。

  13、拓宽农畜产品输出渠道

  深化与北京、上海等城市及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对接北京新发地、上海江桥等国内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打造肉、菜、杂粮等优势特色农畜产品直供基地。

  在大中城市设立一批品牌精品店、形象店、体验店,推动赤峰农畜产品走进千家区域连锁超市和万家门店。

  四提高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14、创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县

  健全市县乡村四级监管体系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提升农畜产品检验检测能力,强化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

  到2025年,全市农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5个以上旗县区进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行列。

  15、深入开展农畜产品产地净化行动

  加强农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行动,推进畜禽粪污和秸秆资源化利用,健全地膜使用回收利用机制,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等技术措施,提升农畜产品安全源头治理水平。

  到2025年,农药、化肥使用量保持负增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5%。

  16、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防治

  全面加强动物卫生监管,抓好农作物重大疫情监测预警及防控,推动全程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强化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坚持内防外堵,加大对输入种苗、种畜的检疫和监管力度,防止农作物病虫害、动物疫病跨区域传播。

  五强力推进品牌塑造工程

  17、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体系

  制定“赤诚峰味”品牌管理制度。

  集中打造小米、荞麦、绿豆、番茄、辣椒、黄瓜、羊肉、牛肉、鸡蛋等9个赤峰单产业公用品牌。

  与蚂蚁商盟、辽沈商盟、淮海商盟等平台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全力提升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

  18、加快区域公用品牌运营

  设立品牌运营公司,完善品牌授权使用、运营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构建品质保障、品牌保护、社会监督体系。

  制作“赤诚峰味”营销传播方案,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形象宣传产品,利用各类媒体广泛推介“赤诚峰味”区域公用品牌,全面提升农畜产品溢价能力。

  19、推进农牧业生产标准化

  立足全程控制,完善溯源体系,制定并推行“赤峰羊肉”“赤峰牛肉”“赤峰番茄”等优质特色农畜产品生产技术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

  增强农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质量安全体系认证意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推行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不断提高我市农畜产品市场竞争力。

  到2025年,全市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产量达到80万吨,主要农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覆盖率达到70%以上。

  六健全农牧业发展支撑体系

  20、推进种子工程建设

  加大农作物主栽品种研发力度,提高玉米、蔬菜、杂粮杂豆等优质品种自给率,建成自治区东部设施蔬菜种业技术创新中心、赤峰市农牧业科技产业园(核心区)和赤峰市农科所试验示范基地。

  完善赤峰市种牛站功能,打造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加快建设昭乌达肉牛原种场和国家级昭乌达肉羊原种场,推进昭乌达肉牛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

  到2025年,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优质、抗逆、宜机作业农作物新品种15个以上,建成昭乌达肉牛核心育种场10个、昭乌达肉羊种源扩繁场10个。

  21、提升科技研发应用水平

  强化农牧业科技项目储备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进和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深化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全方位合作,鼓励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农牧业企业。

  积极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鼓励研发适宜我市耕地特点的农业机械装备,优化农机具配置结构,提高农机智能化水平,推进农牧业机械化与农牧业全程生产技术配套集成应用。

  22、推动农牧业数字技术赋能

  整合农牧业农村牧区数据资源,建设赤峰市农牧业大数据中心。

  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中农阳光大数据平台开展合作,推动数字技术在农畜产品生产环节、产品溯源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在阿鲁科尔沁旗、宁城县、敖汉旗等地开展智慧农牧业试点,逐步构建空天地气水土“六位一体”智慧农牧业发展格局。

  23、健全生产经营服务体系

  全面建立县乡村三级土地草牧场流转服务平台,规范和提升农牧民专业合作社。

  加大高素质农牧民培育力度,鼓励农牧民创新创业,推进示范家庭农牧场建设。

  大力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牧业生产提供全程优质服务。

  到2025年,规范运行的农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2300个,市级以上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发展到1000个,家庭农牧场发展到5000家。

  来源: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