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开拓>新冠防治产业链:蜂拥而出,竞争白热化

 

 

新冠防治产业链:蜂拥而出,竞争白热化

选稿人员:刘佳   |   发布日期:2022/3/24 9:56:01   |   浏览次数: 700


  3月13日,国家药监局再批准5家公司新冠抗原自测产品上市,至此,共有10款新冠抗原自测产品正式上市。

  不仅仅是新冠抗原自测产品备受业界和市场关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实际上,今年以来,包括新冠防治药物、CXO(制药产业链外包服务)等新冠防治产业链上的细分板块,也都发展迅速。然而在业界观点看来:投资者关注热点但不可盲目追逐,竞品竞争白热化、市场周期性波动等风险依然不能小觑。

  新冠检测:14家上市公司实现营收利润双增

  3月14日开盘,有新冠抗原自测产品获批上市的几家上市公司股价纷纷冲高,截至收盘,万孚生物、华大基因以及诺唯赞股价均出现不同程度涨幅。同样在14日,热景生物、乐普医疗也相继公告公司有新冠抗原自测产品获批上市,股价随之上扬。

  热景生物证券部有关工作人员14日表示,公司会根据现有产能,积极规划安排生产,美年健康集团会成为热景生物新冠抗原检测产品销售渠道的核心合作伙伴。对于价格问题,该人员表示要根据几个因素考量,包括疫情的发展速度,国内相关政策的指导,原材料的价格等,目前该公司产品的出厂价格尚未确定。

  乐普医疗证券部有关工作人员表示,获批的抗原自测产品原来主要在海外销售,在国内并没有销售过,因此产品的销售渠道、销售价格、投放区域等信息目前尚未确定,还需要一段时间考量,但肯定会尽快上市。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3月14日,A股新冠检测概念上市公司共有52家,有20家披露了2021年年报业绩快报。其中,14家上市公司实现了营业总收入和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的双增长。

  记者关注到,新冠检测概念股业绩两极分化显著,热景生物、东方生物和万泰生物在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逾100%的增长。2021年年报业绩快报显示,报告期内,热景生物实现营业总收入53.71亿元,同比增长946.14%。与此同时,天瑞仪器、华大基因和垒知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逾-20%的下滑。

  新冠防治药物:研发费用增加,公司净利润增长有正也有负

  而在新冠防治药物方面,由于研发费用增加,所以相关公司净利润增长有正也有负。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3月14日,A股新冠防治药物上市公司共有28家,有10家披露了2021年年报业绩快报。其中,6家上市公司实现了营业总收入和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的双增长。

  具体来看,2021年年报业绩快报显示,报告期内,迈威生物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0.16亿元,同比增长206.0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2亿元,同比增长却为-20.19%。对此,迈威生物公告称,报告期内,公司所有在研产品均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开展商业化销售,公司产品尚未实现销售收入。公司持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在研品种的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报告期内,公司多项在研品种新推进至临床研究阶段导致公司研发费用金额较高。

  除迈威生物外,之江生物和前沿生物在2021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同比增长逾-15%,对于净利润的变动原因,之江生物和前沿生物均提到研发费用增加。其中,前沿生物称,本报告期,研发费用约1.6亿元~1.8亿元,同比增长率15.53%到29.97%,主要为报告期内对在研产品及储备研发项目的投入有所增加。

  医药外包服务:订单持续签,国内CXO行业开工忙

  作为新冠防治制药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国内在医药外包服务即CXO方面颇具实力,不少龙头企业今年以来签下了多笔巨额订单。

  就在国家药监局应急附条件批准辉瑞公司口服新冠病毒治疗药物的同一时间段,博腾股份发布披露,公司收到辉瑞公司旗下Pfizer Ireland Pharmaceuticals的新一批《采购订单》,公司将为其提供合同定制研发生产(CDMO)服务,订单交付时间为2022年。截至公告披露日,新获得订单金额合计6.81亿美元,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50%。

  2月20日下午,CXO巨头之一凯莱英发布关于签订日常经营重大合同的公告。公司称,本合同总金额约35.42亿元人民币,合同的履行将对公司2022年度的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产生积极的影响,公司将根据本合同履约义务以及收入确认原则在相应的会计期间确认收入。

  在默沙东、辉瑞先后公布新冠防治药物积极试验数据之际,多家公司先后公布接到“神秘大单”, 或出于对国内CXO企业有望承接新冠防治药物生产订单的看好,市场也给出了积极反馈,此前CXO板块迎来集体上涨。

  一位业内人士就此认为,现在一些技术水平较低的CXO企业接到订单反而会更难,未来这个行业的门槛将进一步提高。业界看来,国内龙头CXO公司已与不少欧美龙头药企合作多年,且被市场猜测认为承接下了大批新冠防治药物订单,如果欧美药企临时更换CXO服务商,则意味要付出高成本、承担高风险,所以市场乐观看待承接前景;此外,不仅仅是新冠防治药物订单,包括承接慢病药物生产等,国内CXO需求热度不减,行业发展仍具备充足动能。

  提醒

  技术壁垒不高,受市场周期性波动影响

  平安证券分析,抗原检测产品的技术壁垒不高,短期内进入壁垒主要由注册证、供应能力两者构成。初步来看,一些已经在海外形成正式销售的企业在供应能力上也具有较好的确定性。平安证券提醒,如果相关竞品上市、扩产速度快于预期,可能导致竞争加大、盈利能力下降;此外,市场周期性波动可能会对医药行业产生负面影响。

  在抗原检测产品获批企业之外,开源证券研报指出,在上游原材料端,一方面掌握生物试剂上下游技术并积极向生物试剂下游终端产品延伸,产品种类齐全,精耕重组蛋白、抗体等细分领域的公司将直接受益。

  另一方面,生产抗原检测取样管的高分子耗材生产厂家,特别是依托高分子耗材生产线技术和模具开发优势的厂商需求量将会推动产能进一步释放;在抗原检测试剂盒的零售终端,具备门店分布广泛特征的药店龙头公司,因其规模效应有望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

  华安证券分析,新冠抗原检测行业的上中下游产业链大有可为。具体来看,其产业链可以划分为上游原材料、中游产品制造生产以及下游的终端销售。根据行业相关毛利率水平对行业毛利分配做出测算,测算后以终端销售价为基数,上中下游毛利占比分别为14%、24%和60%。

  德邦证券认为,新冠治疗药物市场有望达到千亿元级别,是继新冠疫苗与新冠检测后的最重要投资板块;方正证券认为,疫情防控仍在进行时,建议投资者可以考虑重点配置疫情相关资产,且不仅仅限于当下热门的新冠抗原自测。

  来源:广州日报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