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方党建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择稿人员: 郭红丽    |  发布日期: 2019-08-06   |   访问次数: 702    
字体:
〖背景色:

  原标题: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抓手、居民需求为导向,开创民族地区社区治理新格局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考察内蒙古的第一站便来到了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临潢家园社区,由此可以看出总书记对城市基层工作的重视和关心。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服务民众、改善民生的前沿阵地。内蒙古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主要分布有汉族、蒙古族,以及满、回、达斡尔、鄂温克等49个民族。因此,内蒙古的社区建设要充分把民族团结进步融入到日常社区治理中来。

  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多元主体共建为核心,切实加强社区治理共治善治能力。党组织是党在基层工作的基础,是处于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承上启下、联结四方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十分关心社区基层党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把加强党的基层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对于内蒙古的社区治理来说,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使他们成为网格区域治理的带头人、监管人和责任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曾指出在共建共享过程中,城市政府应该从“划桨人”转变为“掌舵人”,同市场、企业、市民一起管理城市事务、承担社会责任。只有让全体市民共同参与,从房前屋后实事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市民和政府的关系从“你和我”变为“我们”,从“要我做”变为“一起做”,才能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在社区治理中,政府、企业、社会要各司其职、各归其位,尤其要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始终践行群众路线,只有这样才能汇聚成磅礴力量,切实提升社区治理共治善治水平。

  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抓手,以民族文化融合为桥梁,推进民族团结与社区工作相融合。在考察内蒙古与基层干部群众代表交流时,习近平强调社区是各族群众共同的家,民族团结一家亲。要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把社区打造成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社区环境。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关键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社区,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文化认同,关键要让各族居民在参与中交往、交流、交融。积极发展和培育少数民族自治社会组织,调动广大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热情大方和能歌善舞的特点,利用传统节日和社区邻里节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将民族工作融入到和谐社区创建中,融入到居民日常生活中,通过社区交往增进各民族群众在语言、服饰、文化、生活习俗、情感方面的交流和融合,增强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

  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居民满意为目标,精准提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社区作为居民聚集的重要场所,民众的公共文化活动也必然以社区为基本单元进行。社区在传输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由于其提供服务的可接近性、便捷性,以及社区对居民需求的可捕捉性上占有独特优势,决定了其在日常公共文化服务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内蒙古少数民族聚居的社区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时要以多民族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既要不断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也要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考察内蒙古时指出乌兰牧骑很接地气,群众很喜闻乐见,永远不会过时。新时代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积极支持和推广直接为基层老百姓服务的文艺活动。社区服务中应多引入像乌兰牧骑这样的文艺形式和内容,不断细化和分析社区居民的需求,建立多主体多渠道的社区居民需求收集制度,建立“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菜单式、订单式服务方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居民文化需求有效对接。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提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精准性。(作者为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党校教师)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