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县:疫情防控不放松 复工满产再发力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眼下,和林县在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同时,积极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各项工作,一批重大工程正在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加速落地,扶贫工作稳步推进,和林县正采取各项积极措施促进经济增长,擘画未来。
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
疫情发生后,和林县委第一时间成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组建10个工作小组,建立五级防控责任体系,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一线督战”,动员基层党组织“打硬仗”, 迅速进入全员“战时”状态。
1月29日,和林县委组织部发出通知,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一声令下,226个临时党支部火速建立,2000多名基层党员紧急奔赴防控战场,在一线冲锋陷阵、攻坚克难,筑起一道道牢不可破的“防火墙”。
“请大家放心,我们会加强自身防护,严格按规范程序开展工作,坚决完成各项救治任务,早日平安归来。”一头在和林县,一头在湖北武汉,这是和林县首批驰援武汉的护士云丽千里之外的回应。她这个临时党支部书记和她的队友们经过前期培训,接受了严格的考核,已经进入武汉市优抚医院参与救治工作。
出征号角吹响,冲锋战鼓擂起。各条战线上的共产党员纷纷请战一线,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全县654个“尖刀队”、163个“战斗班”迅速行动起来,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动员能力,以雷霆手段确保疫情防控责任落实落细落到位。
2月24日晚8点多,新店子镇党委书记张晓旭刚刚参加完县里的会议,就直接赶往新店子镇,回到会议室安排疫情防控工作。从除夕开始,张晓旭和全镇100多名党员、干部吃住在单位,他们一起走家串户,完成上千户家庭排查全覆盖。
“我们作为和群众联系最紧密的基层党员干部,不仅要掌握全镇人员底数,还要对群众进行心理疏导,保护好群众的生命安全,这是我们义不容辞,也是必须完成的使命任务。”张晓旭说。
既当指挥员,也当战斗员,带头严格落实工作责任,深入一线检查督导,和林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小区出入不方便,急需米面油怎么办?面对社区居民的担心,和林县第九居委会及时成立党员志愿服务小分队,通过居民点单、党员送单开展送货上门服务。“我和老伴行动不便,社区安排人买了米面油送过来,还经常到家里来看我,非常贴心。”社区张大爷对来访的党员竖起大拇指。
和林县依托网格化管理、县委常委包联和党员包村包户等制度措施,将村(社区)“两委”成员、党员、网格员等力量全面组织起来,动员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当县委部署的执行者、疫情防控的垂范者、舆论传播的引导者,切实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筑在疫情防控工作最前沿,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一线高高飘扬。
复工、满产,发展经济信心足
这几天,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经济开发区的人流车流明显增多,全县37家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复工。
在内蒙古桃李食品公司生产线上,身着无菌工作服的工人娴熟地把传送带上的面团码入模具,经过饧发、烘焙等工序,新鲜出炉的面包由物流车送至周边城市商超。
“因疫情防控需要,还有100多名外地员工无法返岗,我们加班加点,仍有20多种面包无法生产,市场供应缺口近三成。”公司生产厂长王亮说。
食品生产关乎百姓生活和健康。和林格尔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闫智勇说,了解到该企业复产用工短缺,相关部门及时协助开展人员招聘、体检、健康证办理及岗前培训等,“现有160多名本地应聘者符合条件,正接受体检、办理健康证,近期将有序补充到生产一线,帮助企业满产运行。”
目前,和林县连续生产和复工企业从业人员近万人,在岗约7000人。针对用工缺口,当地通过网络视频招聘会等形式,联合人力资源、卫生健康等部门,提高企业用工效率,为恢复正常生产提供充足动力。
和林县近年来已形成以乳业、饮料、食品、电子科技为主的特色产业板块,是内蒙古中西部产业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自治区经济运行状况的一块晴雨表。
“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不仅要帮企业复工复产,还要为他们‘满负荷’安全有序运行做好保障。”和林县委书记张永文说,全县坚持“一企一策”精准扶持,实行县级领导、职能部门“一对一”包联工作机制,及时掌握、督促指导企业做好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安全生产等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医疗防护物资、隔离场所、用工短缺等困难及资金不足、原材料供应紧张等问题。
为有效落实防控措施,保证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和林县要求复工企业严格实行工作地管理,一些家在周边城市的员工需要在本县居住。该县协调企业集中的经济开发区学校、酒店等,在做好防疫基础上,为企业员工提供200多间隔离房间及居住场所,并为企业员工提供生活必需品等。
在蒙牛乳业和林格尔基地六期工厂内,一台台机械臂将成箱的牛奶码垛,工作人员在生产线旁仔细查看机械运行状态。“根据销售情况,厂里近期日均产量达1000吨左右,并逐渐向满负荷状态恢复。”该厂负责人彭程说,政府帮助协调解决260多名家在周边城市员工的住宿问题,消除了企业的后顾之忧。
多数企业表示对完成既定生产目标很有信心。“绿色食品的市场需求很旺盛,短期影响可能会有行业洗牌,但不改变长期机遇,今年公司将进一步扩大产能。”一家企业负责人说。
“着力保障疫情防控关键期企业满负荷生产,信息技术和大数据也立了一功。”和林县县长陈利音说,全县利用近期研发的企业服务智慧管理系统,可在电脑上查看各企业、行业复工情况,掌握返岗员工的来源地、身体状况等信息,与各企业进行移动视频连线,实时了解企业防控和复产情况,搜集企业困难问题。
“通过智慧管理系统,政府及时了解到我们复工需求, 机构也主动对接,使我们的生产快马加鞭。”位于和林县境内的中粮可口可乐饮料(内蒙古)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纪真臻说。
果蔬棚里谋划产业脱贫
疫情当前,与村外冷落的街头相比较,位于和林县城关镇樊家夭村的内蒙古绿野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野公司)果蔬大棚内却是春意盎然。
“我来绿野打工已经6个年头了,不仅脱了贫,还买了小轿车,住上了新房,下一步,我要成为火龙果种植技术员,指导培训更多贫困户。”樊家夭村脱贫户王标志正在绿野公司火龙果种植基地大棚修苗。
和林县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及早部署脱贫攻坚工作。绿野公司按照《和林格尔县农牧业生产企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一边做细疫情防控工作,一边谋划产业发展与扶贫。
2月27日,绿野公司负责人赵斌走进火龙果大棚与王标志商量种植扶贫大棚的事。“去年成果不错,今年想让王标志再参与大棚管理,公司准备再拓展几个大棚扶持贫困户。”赵斌说道。
2019年,绿野公司以全部代管的形式种植火龙果,一个大棚就获得收益8000元,樊家夭村10户贫困户每户得到800元收益资金。而类似这样的“致富”大棚,绿野公司托管着40个。
近年来,绿野公司从和林县樊家夭、下喇嘛盖、马群沟3个自然村流转了3000亩土地建果蔬大棚,发展火龙果、沃柑、草莓等种植产业及渔业等养殖产业,其中流转5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土地 700 亩,流转樊家夭村集体土地近80亩,建大棚40个。大棚以托管的形式由公司经营,每年向村委会缴纳租金12万元,6年结算一次。
“通过流转土地,发展特色规模种植业,能有效带动贫困户增收。”和林县城关镇党委书记赵立峰心里揣着一本明白账,“农户流转土地有租金,以前辛辛苦苦种地一年也就挣个几千元,现在公司租他们的地,待在家里每年也能收入几千元。贫困户在公司务工,还能多一份收入,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樊家夭村主任张瑞军说:“村里地势平坦,但年轻人少,仅有的土地也都闲置了,为此,我们引进龙头企业建大棚,选择了现在这条‘南果北种’、外输种养技术的发展思路。”如今,除了向市场供应鲜果,绿野公司还以每株10元的价格向乌海、赤峰等地出售了火龙果苗2万株,丰富了收入来源。
“集体土地合同签订已经6年了,40个大棚获得收益72万元。下一步,我们将召开村民会议,讨论如何利用村集体的这部分收入。我的想法是一部分用于发展村公共服务设施,一部分用于扶持贫困户产业发展。”张瑞军告诉记者。
2019年,和林县针对62户125人未脱贫户,精准施策,对于有劳动能力的27人,落实发展生产、就业帮扶、公益岗位等措施;对于弱劳动能力或半劳动能力的31人,落实产业项目收益分红、健康扶贫、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等措施;对于丧失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的67人,落实兜底保障、教育帮扶、产业项目收益分红等措施,年内,62户125人全部实现脱贫,完成年度减贫计划的100%。坚持“四不摘”,脱贫巩固提高35个贫困村和1970户3496人的脱贫成果,未出现脱贫人口返贫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