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建动态>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择稿人员: 孙志鹏    |  发布日期: 2020-11-12   |   访问次数: 1386    
字体:
〖背景色:

白玉刚

  我国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绘就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汇聚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保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生动局面,是保证各族人民共享中华民族新的光荣与梦想的思想基础,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内蒙古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主线。”内蒙古作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我们党建立的第一个省级自治区、模范自治区,所有工作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具体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内蒙古所有工作都应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五个认同”,形成“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团结如一人,是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根本保证。这就需要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把党和国家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国家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作为最高利益,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领域,在工作谋划、推进、落实的全过程,在工作学习生活的各方面,都要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万众一心朝着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敌对势力对我干扰渗透破坏力度加大,民族问题和边疆民族地区成为他们阻挠、遏制中国发展的重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全区各族干部群众要清醒认识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对内蒙古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性,始终把维护伟大祖国统一、中华民族团结作为最高利益和基本前提,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风雨同舟,甘苦与共,应对好一切风险挑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开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新征程的必然要求。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生命之依、力量之源。当前,我们正站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将更加频繁。这就要求所有工作都要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连结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携手开启新征程、奋斗新时代、开创新局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满足各族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族人民群众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让大家庭中每一个成员都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宗旨和初心。要过上好日子,就必须团结起来。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没有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大发展;没有中华民族的大发展,就没有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只要我们人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呵护中华民族大家庭这个我们共同的家,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各族人民的日子就一定会越来越红火,就一定能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推行国家统编教材,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当前,内蒙古正在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推行使用国家统编《语文》教材,明年和后年将分别推行使用《道德与法治》(政治)、《历史》统编教材。这是党中央早在2016年着眼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确保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走向现代化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一些自治区也早在2017年、2018年就已经贯彻执行。我们必须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充分认识党中央的深远考量,深切感受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坚决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语言相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形成认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各地又有不同的方言。如果各讲各的,谁也听不懂,就难以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就无从谈起。只有语言相通才能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形成高度认同,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宪法、法律规定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中国人,不论哪个民族,也不论哪个地区,都必须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是宪法法律赋予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每个公民国家意识和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具体体现。

  三科统编教材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教材。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形成的关键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从娃娃抓起。《语文》《道德与法治》(政治)、《历史》三科教材,贯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有着重要影响。学习使用三科统编教材,就是在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就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并不是并列关系,但在学习使用上并行不悖。顾名思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法定的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而不是哪一个民族或哪一个地区的语言文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逻辑上不是“1”和“1”的并列关系,而是“1+特色”的关系,“1”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就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外在表现,是本质。没有“1”,就没有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这样大家庭中的特色也就没有了长足发展的方向和力量。但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学习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并行不悖的关系,国家宪法和法律鼓励和保障各民族在学习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同时,学习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让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更加精彩。

  坚定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全面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是坚持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本质要求。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长远之举、固本之策,必须坚定坚决贯彻落实。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做的是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工作,必须站在党和国家、站在中华民族大业的高度,站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高度,推动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加强政策解读。让群众了解掌握政策,是政策更好落地的前提。要进一步协调推动教育主管部门,精心组织全区教育、民族、文化、社科、新闻等领域专家学者推出政策问答和深度理论文章,更深入具体做好推行国家统编教材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理论政策的阐释解读,从学理、道理、情理上,解疑释惑、析事明理,深入浅出地把政策讲清楚说明白,入情入理地引导人说服人。

  加强学习教育。要编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学习辅导资料,在全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学习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草原学习轻骑兵”“百姓名嘴”宣讲小分队等要深入草场牧户、村庄院落、社区邻里、学校班组、生产车间等开展面对面宣讲,组织少数民族杰出代表用自己的成长经历现身说法,更好引导广大群众充分认识推行国家统编教材、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激励青少年自觉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自觉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

  加强宣传引导。全区各级各类媒体要组织对各级各类学校带课教师、班主任、学生的采访报道,教育、感染、引导学生和家长消除思想顾虑。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问题,认真细致做好政策阐释解读工作,一个一个解答;针对网上网下的不实信息和谣言,一条一条回应,让广大群众澄清模糊认识,全力营造理解支持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浓厚氛围。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目的。内蒙古作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必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线,坚决维护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坚决呵护“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

  高举思想的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任务,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全区广大群众要自觉学习,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阵地,运用学习会、宣讲会、研讨会、自主学习等形式,特别是开发利用好智能手机终端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并与第一卷、第二卷贯通起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理解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使之成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从小就抓、从幼儿园就抓,在全区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国旗进班级”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在国旗下成长——爱我中华”主题班会,继续办好高校“百场形势政策报告会”,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要强化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要强化社会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内蒙古“十大行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和志愿服务、精神文明“六大创建”等活动,大力弘扬共创美好生活的时代新风,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共同奋斗。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大力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打造中华文化的亮丽名片,讲好中华文化故事,壮大中华文化根脉。深入推进重大主题文艺精品创作,实施好“红色百年内蒙古”重大主题文艺创作,热情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更好为人民立言,为时代立传,为民族铸魂。

  牢牢守住意识形态底线。各级党委(党组)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好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责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导权。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清醒认识各种错误思想观点的本质,勇于同各种破坏祖国统一、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坚决斗争,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维护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作者系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王圣]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