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告通知>呼和浩特市促进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呼和浩特市促进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择稿人员: 刘佳    |  发布日期: 2024-02-01   |   访问次数: 1263    
字体:
〖背景色:

呼和浩特市促进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022年10月,我市成功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成为国家骨干冷链网络重要节点。为充分贯彻《“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冷链物流发展实施方案》精神,落实市委和市政府关于高质量建设呼和浩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推进我市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提升冷链物流发展水平,促进消费结构持续升级,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落实五大任务,特别是建设好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骨干冷链物流设施网络,整合存量冷链物流资源,补齐城乡冷链物流设施短板,健全监管保障机制,推进冷链物流业提质增效,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推动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为新发展阶段首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市初步形成产销衔接、城乡覆盖、联通高效的冷链物流网络,基本建成布局完善、结构合理、设施先进、标准健全、绿色智慧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构建创新发展、特色突出、运营科学的城乡冷链物流发展新格局。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冷链物流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升,冷库、冷藏车总量较快增长,全市冷库容量达到500万立方米,冷藏车保有量达到1000辆、年均增长5%以上。冷链物流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程度显著提高。力争每个旗县区布局1个与本地产业布局和消费需求相适应,具有特色和前瞻性的冷链物流园区、冷链物流集聚区,每个园区或集聚区冷库容量2万吨以上。

  ——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冷链物流规模化组织效率大幅提升,成本水平显著降低。冷链流通率大幅提高,农产品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浪费显著减少。精细化、多元化、品质化冷链物流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综合性龙头企业。

  ——监管水平明显提升。冷链物流监管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监管、企业自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监管机制基本建立,贯穿冷链物流全流程的监测监管体系初步形成。冷藏车、冷藏箱、重点冷链产品全程监控基本实现全覆盖。医药产品冷链追溯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加强与国家物流枢纽联动对接,串联整合存量冷链物流设施资源,加强功能性设施建设,突出产业引领、产地服务、城市服务、中转集散、生产加工等需求特点,打造冷链物流集群。引导与其他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销冷链集配中心间加强功能与业务对接,积极融入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市发改委牵头,市农牧局、商务局、交通局、供销社配合)

  (二)加快建设冷链集配中心。依托呼和浩特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优势,建设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改善产地公共冷库设施条件,强化产地预冷、仓储保鲜、分级分拣、初加工、产地直销等能力,减少产后损失。支持美通、东瓦窑、保全庄等大型农贸市场建设商贸冷链集配中心,发挥流通加工、区域分拨、城区配送作用,面向商超、批发市场、生鲜连锁店、酒店餐饮、学校、机关团体等开展农畜产品集中采购、流通加工、多温共配。(市商务局、农牧局、乡村振兴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旗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三)补齐产销两端冷链物流设施短板。围绕产地“最先一公里”冷藏保鲜需求,引导和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结合实际需要,在生鲜农畜产品重点区域分区分片合理集中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探索发展共享式“田头小站”等移动冷库、冷链设施设备租赁等专业化、全程化仓储保鲜冷链物流服务,提高产地源头冷链物流设施综合利用效率。推动快递企业加强冷链物流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完善城市冷链即时配送体系,引导生鲜零售、餐饮、体验式消费等融合发展。鼓励邮政快递、供销合作社、电商企业等利用既有物流网络,整合产地冷链物流资源,拓展农畜产品出村进城冷链物流服务渠道。推动城市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设施建设,引导农贸市场、商超、便利店、药店、生鲜电商、快递企业等完善城市末端冷链物流设施,促进末端冷链配送发展。(市农牧局、乡村振兴局、商务局、发改委、邮政管理局、供销社按职责分工负责,各旗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四)强化冷链干支线运输。发挥呼和浩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呼和浩特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等大型物流基础设施集聚优势,完善集疏运体系,开展规模化冷链物流干支线运输。大力发展公路冷链专线、铁路冷链班列等干线运输模式,重点提高铁路在中长距离冷链物流干线运输中的比重。引导物流企业强化综合服务能力,提供“干线运输+区域分拨+城市配送”冷链物流服务。(市发改委、交通运输局,邮政管理局、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呼和浩特货运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民航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发展乳品冷链物流。推进土左旗、和林县等奶类主产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鼓励规模化奶业企业升级冷链物流设施设备,提高生乳冷却、储存、运输一体化运作效率和温度质量管控水平。推动龙头乳品企业与电商、连锁超市合作,完善从生产厂商至消费者的低温液态奶全程冷链物流系统,规范销售终端温度控制管理。加强服务社区的低温液态奶宅配仓建设,推广新型末端配送冷藏车等设施设备,发展网格化、高频率配送到家服务。(市商务局、工信局、发改委、交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旗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六)发展肉类冷链物流。立足全区肉牛、肉羊等优势肉类产品,发挥呼和浩特冷链物流优势和区位优势,对接国内大型消费市场和重要生活物资集散地,形成衔接肉类主产区和主销区有效对接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完善规模屠宰、预冷排酸、低温分割、保鲜包装、冷链储运链条,加快构建“定点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的肉类供应链体系,打造冷链物流地域品牌。促进肉类冷链物流与养销融合创新,鼓励发展“牧场+超市”“养殖基地+肉制品精深加工+超市”等新模式发展。(市商务局、农牧局、乡村振兴局、发改委、交通局、供销社按职责分工负责,各旗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七)发展果蔬冷链物流。依托全市设施蔬菜、瓜果生产基地,鼓励和引导各类主体建设一批果蔬通风冷藏库、机械冷库、气调库等产地仓储保鲜设施,配备信息自动采集设备,提升果蔬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能力,减少产后损失。引导快递、电商企业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包装、载器具以及零售末端保鲜柜。(市农牧局、乡村振兴局、商务局、交通局、供销社、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旗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八)发展水产品冷链物流。鼓励各类主体建设完善覆盖养殖捕捞、加工包装、仓储运输等环节的设施设备,提高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与快速检验检测检疫能力。推动新建一批水产品大型批发市场、冷链集配中心,鼓励融桥、双树、美通等海鲜市场升级改造,加快提升水产品冷链分拨配送能力。(市农牧局、商务局、交通局、卫健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各旗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九)发展速冻食品冷链物流。引导和林乳业开发区等食品加工集聚区对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建立集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销售、检验检测于一体的全流程冷链服务链条,促进预制菜、速冻食品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适应连锁餐饮、团餐等标准化、流程化经营要求,依托产销冷链集配中心、中央厨房,发展速冻类标准食材、食材半成品供应链,提高品控能力。(市商务局、供销社,和林格尔乳业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各旗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十)发展医药产品冷链物流。立足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优势,依托九州通、北域、国大等药品流通企业配送网络,布局建设以土左医药产业园为枢纽,区域医药配送中心为联动支撑的医药冷链物流载体网络。依托托克托、和林格尔、经开区等医药产业集群和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布局建设医药产品产销冷链物流网络。积极推进博晖生物技术产业基地、金宇生物科技产业园、溢多利生物酶等项目建设。(市卫健委、医保局、农牧局、交通局、应急局、市场监管局、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旗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十一)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加快引进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冷链龙头企业,提升全市冷链物流产业的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鼓励各旗县区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在财政奖补、用地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各旗县区结合实际制定政策措施,扶持本地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发展。(市发改委、区域合作局、交通局、商务局、邮政管理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旗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十二)推动冷链设备设施升级。引导冷链运输企业使用标准化托盘、周转箱等运载单元以及蓄冷箱、保温箱等单元化冷链载器具。加强标准化冷链载器具循环共用体系建设,完善载器具租赁、维修、保养、调度等公共运营服务。严格冷藏车市场准入条件,加大标准化车型推广力度,加强冷藏车生产、改装监管,依法依规严厉打击非法改装行为。(市交通局、公安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旗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十三)推动冷链物流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推广使用新型冷藏车、铁路冷藏车、冷藏集装箱。支持呼和浩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各冷链园区、集配中心和农畜产品批发市场等加强公共充电桩、加气站建设。新建冷库等设施要严格执行国家节能标准要求,鼓励利用太阳能、自然冷能等清洁能源。适应城市绿色配送发展需要,加快淘汰高排放冷藏车,鼓励更换新能源冷藏车,引导使用绿色、安全、节能、环保冷藏车及配套装备设施。(市发改委、工信局、公安局、交通局、生态环境局、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旗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十四)培育冷链物流市场主体。引导大型生产、流通企业整合开放内部冷链物流资源,开展社会化服务。推动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和物流企业深度参与冷链产品生产和贸易组织,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以招商引资和培育本土企业为抓手,大力引进大型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积极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鼓励冷链物流企业跨界融合,创新业态模式,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发展的标杆企业。(市商务局、区域合作局、交通局、国资委、供销社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健全监管制度。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等冷链物流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的冷链物流监管机制,加强跨部门沟通协调,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项监管制度严格执行到位。依法规范各类冷链物流相关市场主体经营活动,严格执行农畜产品、食品入市查验制度。(市市场监管局、交通局、卫健委、邮政管理局、供销社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创新优化监管方式方法。逐步完善冷链追溯、运输监管等重要领域信息平台,推动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跨部门协同监管和数据资源共享。依托“蒙冷链”食品追溯系统,加快形成全链条追溯体系,提升冷链监管效能。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引导和鼓励群众参与冷链物流监督。依托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加强冷链物流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和共享,通过“信用中国(呼和浩特)”网站依法向社会公开。加大信用信息评价结果应用力度,依法依规实施联合奖惩。(市发改委、交通局、市场监管局、赛罕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强化检验检疫。围绕主要农畜产品产销区、集散地等重点地区,优化检验检疫站点布局,提高装备配备水平,增强冷链食品药品检验检疫能力。支持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企业、屠宰加工企业等建设快检实验室。依托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加强食品安全专业技术机构冷链物流检验检疫能力建设。推动冷链产品检验检测检疫实现全过程及跨区域信息互通、监管互认和执法互助。建立健全进口冻品集中监管制度,加强检验检疫结果、货物来源去向等关键数据共享。支持冷链物流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牵头组建检验检测领域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载体,提升冷链物流检验检疫能力和水平。(市市场监管局、科技局、公安局、卫健委、赛罕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发改委负责牵头市各有关部门做好全市冷链物流管理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督导落实,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形成横向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各旗县区人民政府,经开区、和林新区管委会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意识,结合本地实际抓好具体实施工作。实施方案中涉及的重要政策、重大工程、重点项目要按程序报批,重大问题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市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落实)

  (二)强化政策保障

  1.强化用地保障。在严格落实国家土地政策基础上,统筹做好冷链物流设施布局建设与国土空间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十四五”期间在城镇开发边界管控线范围内选址,保障合理用地需求,在用地布局、审批以及不动产登记方面予以支持。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对为生产配套的冷链物流项目用地,执行工业用地政策。在不改变用地主体、规划条件的前提下,利用存量房产和土地资源建设冷链物流项目的,可在五年内保持土地原用途、权利类型不变,期满后确需办理变更手续的,按有关规定办理。(市自然资源局负责落实)

  2.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冷链物流业的投入。有效发挥政府投资的引领示范作用,市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定数额的发展引导资金,支持生鲜农产品冷链设施建设,扶持冷链物流发展。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推动民间资本进入农产品流通领域。鼓励社会资本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等多种方式参与投资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市发改委、商务局、财政局、 办按职责分工落实)

  3.加强融资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冷链物流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股票上市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公益性大型项目可探索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公私合作模式建设。支持银行等 机构与冷链物流企业开展合作,创新 方式,推广仓单质押融资等新型物流 产品。鼓励股权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以及规范的信用担保机构积极面向冷链物流企业开展业务。(市发改委、财政局、 办按职责分工落实)

  (三)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涉企事项审批流程,进一步简并资质证照,全面推广资质证照电子化,完善便利服务,推动行业有序发展、市场规范运行。在冷链物流领域探索推行“一照多址”,支持冷链物流企业网络化发展。(营商环境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落实)

  附件:呼和浩特市冷链物流重点项目

  来源:呼和浩特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