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18新利体育客户端 >关于共青团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的路径探索

 

 

关于共青团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的路径探索

选稿人员:郭红丽   |   发布日期:2019/5/5 17:19:16   |   浏览次数: 168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关心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很多青年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团组织要多关心他们,发挥组织优势,提供必要支持,增强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018年5月,团江苏省泰州市委就“如何打造高质量发展青年人才引擎,构建更加开放包容更有活力的青年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开展专题调研,赴上海、浙江等地多个城市和先进地区学习经验,并对市内32家众创载体、近100个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项目进行了实地走访交流,结合过去4年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一些思考与建议。

 

  一、共青团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的理论逻辑及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并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创业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视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

 

  (一)共青团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的理论逻辑

  1.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是共青团增强政治性的体现。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必须加强对青年政治引领。引领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听党话、跟党走是共青团的政治责任,培育和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是共青团育人政治功能的集中体现,是共青团凝聚青年人心、抓住青年人群的重要举措。

  2.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是共青团增强先进性的体现。保持和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必须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大局,组织动员青年青春建功新时代。共青团组织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线建功立业,走在时代前列,是共青团彰显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3.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是共青团增强群众性的体现。群众性是群团组织的根本特点,保持和增强群团组织的群众性,必须克服重精英轻草根的倾向,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青年是共青团的生命力之本,关注、关心、关爱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并竭诚为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做好服务,是共青团彰显群众性的重要方面。

  (二)共青团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的优势

  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在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人才中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1.政治优势。共青团肩负着加强政治引领、向青年有效传播党的主张的政治责任。当前,各级共青团都高度重视青年创新创业工作,共青团组织自身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使得共青团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具有鲜明的政治优势。

  2.组织优势。共青团具有完善和严密的组织形式,并具有纵横交错、层级齐全的完备的组织体系,辐射到机关、企业、学校、农村等各个领域和各行各业,工作力量是青年,工作对象也是青年,这是共青团开展工作重要的组织保障,可以充分调动各级力量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人才。

  3.资源优势。共青团历来重视资源优化配置,善于研究积累资源的方式方法,探索了开放共享的资源整合机制,这就使得团组织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更具便利,能够根据青年创新创业的痛点、难点,坚持问题导向,依靠自身优势,主动对接社会资源,精准施策,为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帮助和搭建桥梁。

 

  二、泰州共青团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的举措与成效

 

  2014年以来,团泰州市委始终围绕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持续推进“蜂鸟青创计划”:以服务初创型、小微型青年创新创业群体为对象,通过平台支持、载体支撑、 帮扶、专业培训、导师引领等途径,为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群体提供人性化、定制化、系统化服务,打造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的优质生态,《人民日报》、新华社、《新华日报》、人民网等重量级媒体多次对团泰州市委的青年创新创业工作进行报道,团中央书记处领导也点赞泰州蜂鸟青年创业:蜂鸟虽小,志在千里。

  (一)培育小而轻、小而强的蜂鸟社群

  聚焦青年人才的吸引与集聚,邀请袁岳、徐小平等73名创业大咖成为蜂鸟导师,分享经验、传播理念、解决难题;专门成立了蜂鸟青创中心,深化并落实与飞马旅、草根天使会、盛景网联等专业创投服务机构的合作,不断提升蜂鸟社群的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能力;通过举办活动集聚人气、凝聚力量,全市各级团组织累计举办各类创业活动超过1500场,参与青年超过10万人次,重点打造了蜂鸟闪投大赛,四届大赛累计撬动创投资金1900万,近1000个项目报名参赛,150个项目落地孵化。同时,为了让创新创业人才更加便利地获取政策资源,专门将国家、省、市创新创业政策中的干货汇编成《泰州青年创新创业攻略》,累计发放突破10000册,并通过“青春泰州”微信公众号不断更新。

  (二)提供小而快、小而实的蜂鸟服务

  线下,在 产品、培训课程、企业代理、法律咨询、财务管理等方面与不同机构合作推出各种特色服务,累计发放青年创业贷款5.6亿元,累计培训创业青年超过1万人次,推动市场主体成立蜂鸟商务秘书公司,代理服务企业超过2000家;线上,推出了蜂鸟青创网站、蜂鸟创业微信群、“青春泰州”微信专栏、“青创百店”线上商城、“蜂鸟青创”微信小程序等在线服务端口,累计访问量超过30万人次。全市各级团组织联系和服务创新创业项目超过1200个,其中成长出的亿级项目5个,千万级项目78个,吸引254名外地青年人才在泰州创业。

  (三)打造小而美、小而优的蜂鸟平台

  团泰州市委通过合作共建的方式整合资源,打造了“蜂鸟空间站——蜂鸟驿站——蜂鸟E号店”三阶四级阵地,让双创资源在不同平台之间相互流动、生生不息,逐渐形成青年身边的“蜂鸟半小时创业圈”,让创新创业青年在泰州半小时车程内都能获得资源。4年来,蜂鸟平台逐渐成为泰州吸引、服务、孵化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的优质载体,全市建成17家蜂鸟空间站、15家蜂鸟驿站和40家蜂鸟E号店,集聚青创项目687个,其中11家平台升级为省级众创空间、3家成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蜂鸟青创计划的持续推进,为共青团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总结出两条工作启示:一方面,探索出一条群团部门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的参考范例。蜂鸟青创计划举措实、服务快、口碑好,在吸引、服务青年人才方面不断探索、不断调整,逐步形成了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农村(社区)完备的体系,充分发挥了共青团作为群团部门拥有的组织优势与服务优势,使得共青团逐步成为党委政府重要政策文件、重大创业活动和日常创业服务的“参谋员”“承办者”“服务团”。另一方面,破解了三线城市如何集聚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的困局难题。运用互联网思维不断迭代创新,持续更新、增强用户体验和粘性,不断整合资源、优化生态,通过“走出去”推介城市、“引进来”落地项目、“快服务”聚合人才、“自成长”锻炼队伍,成功导入先进地区一流创业服务资源和优质项目,激活城市本土创新要素。

  三、共青团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青年创新创业的政策,过去几年,泰州也先后出台了“创业富民30条”“科技人才新政80条”,拿出了很多政策干货。从调研来看,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对在泰发展肯定居多,但也提出了一些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从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的自身角度来看

  青年人才“来不来”问题依然严峻。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弱化了本地发展的人才储备基础,泰州对顶尖人才、一流人才的吸引力有限,无论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青年人才一旦发现个人发展与城市发展匹配度不高,对来泰州或者回泰州发展意愿就会降低。

  青年人才“留不留”问题值得深思。在泰青年人才的获得感、成就感和归属感决定了青年人才是否愿意扎根泰州;近三成受访对象表示,在泰发展的获得感、成就感、归属感不强,对城市的融入度不够。

  青年人才“强不强”问题亟需重视。创业人才年轻化、本土化特质明显,创业项目小微化、电商化特点突出,但总体项目层次不高、项目领域单一、创新能力较弱的问题依然存在。

  (二)从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的柔性环境来看

  体系不完备制约持续生长。一个“体系完备、制度完善、要素完整”的本土市场才是青年创新创业人才赖以生存、持续活跃的生长土壤,政府部门更多是在“准入”和“准出”进行改革,对泰州这座年轻的城市来说,市场体系的健全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信息不对等制约政策释放。青年人才对政策的痛点在于信息不对称以及不对称导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相关服务和管理创新创业的部门出台的政策虽然各有侧重,但对创业者而言,难免纷繁复杂、交叉重复甚至相互矛盾,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甄别信息。

  服务不够专业制约项目成长。政府的创业服务引导为主但专业不足,市场的创业服务趋利为主但过于单一,社会提供的创业服务公益为主但层次不高。从共青团本身职能限制来看,共青团服务存在“团队不稳定、组织找不到、力量跟不上”的问题,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渠道有限、服务专业度不够制约了共青团作用的发挥。

  渠道不够广制约资源获取。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对资源的需求非常大,主要是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缺场地、缺市场渠道以及缺中介配套服务等,资源获取过度依赖传统渠道,很难快速高效地获取资源,归根结底是缺乏高效的连接和组织。

  (三)从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的硬性载体来看

  供需不对等,平台服务过于单一化。不论团属蜂鸟平台还是众创空间、富民中心等孵化载体,一些平台呈现出“阵势大雨点小”的现象,超大的办公面积和招牌、超强的当地政府关注和支持,但真正入驻的项目比较少,平台服务同质化现象严重,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和服务力有限。

  出入不均衡,项目孵化流于假大空。大部分平台只是“二房东”,对项目重量不重质,有些地方80%以上的初创项目在入驻3个月不到就退出孵化,能够转化为小微企业的更是寥寥无几,比例甚至不足10%;部分平台将有限精力和资源放在包装项目上,甚至出现了“不拼实力拼演技”的怪象。

  高低不匹配,未来发展面临天花板。很多孵化载体处于孤立的自转状态,与政府、企业、产业结合度不高,能够带给项目的未来期望值不高;同时,不同政府主体、市场主体、社会主体建立不同的孵化平台,彼此之间尚未形成统一的资源共享机制,重复建设、盲目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客观存在。

  四、共青团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的路径建议

  共青团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关键是要扬长避短、突出优势,选择单点突破而不是全面开花,可以借鉴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和杭州梦想小镇的经验,将城市打造成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的“梦想共同体”,探索构建“中心引领、多点突破、系统推进、融合互动”的“1+3+N”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成长体系:“1”即依托青年人才成长中心这个核心,系统规划、统筹、协调全市青年人才相关事务;“3+N”即围绕成长、服务、平台三大板块,实施“N”项具体项目,项目之间融合互动,逐步构建一个全过程、全领域、全覆盖的创新创业“梦想共同体”。

  (一)组织引领,重点打造“核心枢纽”,让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更有归属感

  上海在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同时,注重发挥区域内社会组织作用,让社会组织承担现代社会治理主体、公共服务承接主体、创新资源链接主体和创新专业服务主体的角色,发挥编织创新网络的积极作用;团浙江省台州市委在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成长过程中,专门成立青年服务中心,至今已经运转了14年,拥有专制工作人员18人,累计服务青年超过19万人次,并注重挖掘各类社会组织潜力,从而编织了一张覆盖广、服务优、实效好的人才网络。以上案例正好给共青团提供了一个解决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团队不稳定、组织找不到、力量跟不上”难题的思路,用一个常设的团属青年社会组织来负责具体的服务工作,而共青团主要在方向指引、资源对接和项目设计上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以中心为枢纽,构建覆盖广泛、服务纵深的组织网络,真正让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有组织、有依靠”。

  以泰州为例,2018年采用“中心虚设+实体运行”模式,专门建立青年人才成长中心,由团市委牵头负责,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引导和联系更多与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相关的社会组织,共同搭建青年人才在泰发展的基础组织网络:针对高层次青年人才,成立高层次人才联谊会;针对新生代青年企业家,建立新生代企业家学习社,实施新生代企业家“新动力”培养计划;针对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成立青年创新创业联合会;针对初创青年人才,不断提升蜂鸟青创中心服务能力。

  (二)市场导向,系统升级“三大板块”,让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更有认同感

  以人为本,努力推动人才成长“量质并举”。重点培育更适应市场环境的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让各个部门从“单打独斗”转向“集团作战”,形成人才资源共享机制;建立政策研究与应用小组,重点研究如何将相关政策落到实处,同时与社会机构合作,共同建立政策代理代办机制,帮助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快速、高效获取政策红利,激发城市创新创业活力;立足本地市场环境和产业发展,持续推进新生代企业家“新动力”培育计划,打造一支“政治上有方向、发展上有本事、责任上有担当、文化上有内涵”的新生代企业家队伍。

  优化服务,努力推动服务升级“上下联动”。重点在激活市场活跃度和提升市场便捷度上下功夫:线下,政府部门、市场主体、社会群体要充分发挥积极性,支持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撬动资源流入,吸引创新创业人才;打造专门的创业服务团队和服务模式,培植本土创业孵化服务团队,提升创业服务的专业性。线上,打造青年创新创业“一体化”服务端口,提供政策咨询、平台申请、资源对接、项目合作等线上服务,让创业者“指尖一点,创业无忧”;通过银团合作,开通 服务在线“绿色通道”,更加精准、便捷地解决创业的资金需求。

  完善平台,努力推动载体建设“内外兼修”。重点打造助力本土市场发展的青创空间:鼓励基层组织充分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和资源禀赋,引入专业的社会力量合作共建,打造一批定位精准、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青创空间,不断降低青年创业成本;在综合型平台的基础上,打造针对不同领域创业青年的专业平台,与知名企业、知名高校、大院大所探索合作,共同打造专业度高、吸引力好的专业化创新平台,为城市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植更多“活力因子”。

  (三)重在实干,精心构筑“项目矩阵”,让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更有获得感

  打造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梦想共同体”。关键要以项目化方式解决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遇到的实际问题,真正提升他们的获得感。以泰州共青团为例,未来三年,团泰州市委将围绕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重点实施四大项目:针对青年人才创业服务,打造“蜂鸟优选”项目。精选优质商务秘书公司,提供青年人才来泰创新创业工商登记、税务办理、银行开户“一次办结”服务,提升青年人才在泰创业便捷度。针对青年人才信息获取,打造“青桐社群”项目。打造青年人才在泰创新创业的一站式信息发布与交互平台,集聚更多青年人才在线互动、分享项目、推荐产品、交流经验,让有价值的信息覆盖更多青年群体。针对青年人才城市融入,打造“乐活三水”项目。关注青年人才的生活,与更多兴趣类、公益类社会组织合作,充分打通青年人才的伙伴圈、职业圈、同学圈、兴趣圈,开展婚恋交友、亲子教育、文化体育等各类活动,把团的活动、阵地优势转化为对青年人才的贴心服务。针对青年人才就业发展,打造“人才驿站”项目。与市内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重点建设青年人才驿站。目前,全市已经建立32家企业青年人才驿站,入驻青年人才近500名。

来源:《中国共青团》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