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四个链条优化人才生态 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选稿人员:刘佳 | 发布日期:2021/2/19 10:36:00 | 浏览次数: 2264
近年来,安徽以打造平台链、政策链、服务链、责任链四个链条为重点,努力提升人才工作质量和水平,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提出的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目标要求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实施平台聚才工程,重点打造“高端科研平台—产业创新平台—创业服务平台—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等覆盖创新、创业、创造的人才干事创业平台链条,以一流的平台培养、引进、用好一流的人才。突出建好高端科研平台,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滨湖科学城等为依托,重点创建合肥国家实验室,建设10个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同时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省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30余个,打造高端科研人才聚集区。加快建设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围绕新兴产业推进高科技园区和市县开发园区建设,支持企业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先后建成2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加大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等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建设,形成了“中科院合肥院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200家孵化器+300余家众创空间”的创业服务平台。探索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充分借助中央驻皖科研院所力量,通过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协同创新研究院等集聚人才,先后建立近100家创新创业联合体。为支持平台建设和更好地招引人才,规定各类平台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可按5%的比例用于培养引才工作,平台获得的奖励资金可按50%用于人才工作。
围绕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打造“管理—培养—引进—评价—流动—激励”政策链条,努力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加强顶层设计,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出台“安徽人才30条”和“江淮英才计划”等一系列综合性人才政策。省直各部门围绕职称制度、分类评价、编制管理、股权激励等方面改革,共制定120余个配套文件并加强落实,逐步构成覆盖行业、领域的人才发展政策体系。坚持先行先试,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制定人才特殊支持政策,聚焦支持合肥国家实验室建设制定人才支持若干意见,提出一系列含金量高的特殊支持举措,例如支持其自主评聘人才、自主评定人才序列,对全时工作高层次人才给予常态化奖励性工作补贴。突破重点难点,创新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方式,建立“编制周转池”制度,盘活编制存量资源,优化高校和公立医院的人才结构。率先开展快递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开展高、中级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试点。对工程技术研发贡献突出的给予不受学历、资历、身份限制等“八免”政策。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采取“同行推荐”形式对急需紧缺人才进行高级职称评审。
坚持把优质服务作为竞争力来培育,重点打造“户籍签证—住房就医—配偶就业—子女教育—项目申报—创业辅导”等人才工作生活各方面的完整链条。省委组织部成立人才服务协调办,协调各地各单位,确定责任部门和专门人员为人才服务,构建横向联合、纵向贯通的人才服务体系。各地通过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开通“人才专线”,主动靠前为人才提供“店小二”式服务。打造全省上下贯通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依托各地人才服务中心设立专门窗口,重点在领办企业、代缴社会保险、生活服务等各方面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方便快捷的“保姆式”服务。为引进人才发放“江淮优才卡”,凭卡可以享受商事 、住房教育、社保医疗等13项便捷服务。定期更新人才政策“一册通”,将最新人才政策“干货”定期打包发布,为人才获取各项服务提供快捷“搜索引擎”。
着力打造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责任清晰、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有效推进人才工作落实的责任链条。适应人才发展新要求新形势,修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形成分工协作、职责清晰的责任体系。省委常委会定期听取人才工作专题汇报,作出重大决策部署;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经常性地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重点工作;省人才办定期召开人才工作专项推进会,梳理掌握工作进展,了解重点难点问题,协调各地各部门予以解决。加强人才发展政策项目化管理,2020年省市两级抓100项重点任务,明确单项任务落实责任到处室,采取季度调度等方式加大跟踪督查力度。自2016年起将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始终强调“书记抓、抓书记”,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强结果运用,有力推动“一把手”亲自抓“第一资源”。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