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业服务>当务之急:为返乡青年重塑营商环境

 

 

当务之急:为返乡青年重塑营商环境

选稿人员:郭红丽   |   发布日期:2019/2/20 11:16:00   |   浏览次数: 1139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如何善待返乡青年,成为一个日益热门的话题。

  事实上,年轻人当县城创客不易,“小城市的规则”逼人低头,基层关系网复杂、办事效率低,有些大城市创业成功的项目,在县城都难以落地成功,这些都是返乡创业中的“痛点”。

  “痛点”的症结在哪里?有创业青年反映,县政府的主要领导往往欢迎青年返乡创业,可是在具体落实环节,创客们发现与相关的局办打交道难。有的局办领导表面上在落实创业政策,但一遇到政策不明确之处,就不愿意为创业青年争取一点最起码的“灵活处理”,实际上就是不作为,使得创业青年碰上软钉子成为常事。归根结底,服务青年返乡创业并不是这些政府部门的主要考核任务,因此服务的积极性并不高。

  大年初四下午,在浙江兰溪青湖公园的茶室里,当地宣传部门第一次邀请在外人士一起品茶清谈,其中八成者都是在外青年。谈及家乡,不少年轻人大胆地“吐槽”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继而支招提供真知灼见。一旁的领导,埋头记录提出的建议。有青年提出返乡创业需求,领导现场办公当即落实项目。

  有人认为,返乡青年人数少、诉求多、规模小,服务起来有难度。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对待返乡创业青年不能仅仅只算经济账,而是要看到背后巨大的发展潜力。

  返乡创业不再小打小闹,这是一种新趋势。2018年年底,农业农村部公布数据显示,返乡下乡创业人员达740万人,非农创业人员达到300万人,增幅均保持在两位数左右。背后是青年群体的支撑,包括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和科技人员,平均年龄40岁,高中以上学历占40%。

  改革开放发轫于基层,如今,返乡创业青年大量回到基层,是一种新型的逆城市化现象。背后不仅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而且这是实现乡村振兴必由之路。2017年重庆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达53万人,返乡创办经济实体39.5万户,吸纳就业172万人。

  如何解决返乡青年农村基层创业的“痛点”?对于脱贫之后的县域而言,重构政府与返乡创业青年之间的关系是当务之急,比如成立直接服务返乡创业青年的机构,把服务返乡创业纳入考核指标。县级政府应该做一个转型,从拼招商引资的服务到招才引智的服务,让青年多起来、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县城的发展才有吸引力,县域的经济和就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本报近日曾报道湖南省桂东县发生的新变化。今年春节过后,一大批返乡打工青年选择在家乡自主创业,忙于组织企业新春开工。去年该县正式脱贫,在后脱贫时期,当地政府该怎么办?为返乡青年重构营商环境就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该县就是盯住服务青年返乡创业,在去年召开的桂东县镇村三级干部大会上,全县工作重心从脱贫摘帽转移到乡村振兴和发展县域经济上,发展茶、中药材、楠竹、花卉苗木、优质果蔬以及旅游康养产业等,直接服务于青年创业者。

  此过程中,共青团组织也可以发挥作用,让返乡青年有人管、有人爱。每年的春节前后,云南团组织利用外出务工青年和学生返乡机会、农村青年相对集中的时候,县级和乡镇团组织对优秀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评选,想方设法把他们留下来创业,就是一种很务实的举措。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新闻


Baidu
map